在课程中,我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最可怕的是中日两国互将对方作为民族主义宣泄对象。” 而三谷博教授也曾提出这样的忧虑:“日本新一代人似乎已经忘记战争曾带来的苦痛,中日两国青年的仇恨情绪在互不理解的情况下逐渐增加。”这些似乎都揭示了与民族感情脱离不了关系的中日现况。于是,我开始思考几个问题:什么是民族主义;为什么两国相互宣泄民族主义;这样的情况可能会产生什么“可怕”的后果,民族主义的泛滥究竟对东北亚局势有什么影响,是利抑弊;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中,我们应如何面对东北亚的民族主义问题等。民族、民族主义是很难的概念,我无法对他们下定义,但我想结合课程讲授、、阅读所得和旅行中观察到的现象——主要是对日本的观察和体会来阐述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一、作为不同民族的存在

从东北亚古代民族的研究、“东北亚民族走廊说”等理论,我们知道东北亚是一个广阔的生活圈,因为存在气候、战争、动乱等因素,东北亚的各民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流动,东北亚古老民族的迁移活动和民族融和使得东北亚各国形成密切的民族关系。但这里的民族不同于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在既无明确的疆域概念,又无严格的主权概念的古代,今天所讲意义上的民族是不存在的。 近代意义上的民族是文化和政治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中日韩三国即使自古以来在政治、经济、宗教、思想上有许多交流和联系,但当我们今天身处日韩时,我们能感到自己是外国人,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近代以来不同的政治文化因素已使三国形成了不同的民族。
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北京上海与日本的东京、韩国的首尔有着相似的物质文明,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但这样的物质文明是容易复制的,而民族是长期历史文化政治作用的结果,不可能重复。在日本,很容易发现日本人与中国人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也许我们不容易界定他们是一个怎么样的民族,但我们很容易感到他们是作为另一个一个民族的存在。我们也许与他们有共同的祖先,也许我们有共同的信仰,写着相似的汉字,但现在我们是另一个民族,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民族。

二、危险的东北亚

东北亚自古以来是联系密切,交流频繁的地区,但也不断的发生冲突和危险,是什么原因使三国冲突不断,从古代中日韩复杂的宗藩关系,近代日本大规模侵华侵韩战争的背后都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东北亚三国“同途殊归” ,今天三国最终分属于不同类型的近代化模式,是经历了日本武力崛起、中韩沉沦的异常状态,虽正逐渐走向稳定和和平,但我们似乎仍总能感到东北亚是一个隐伏危险和充满不安的地区,原因很复杂,这里主要想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1、民族主义的特征
民族主义的一个特征是对属于某个特别的人类群体坚信不移,对这一群体区别于其它群体的生活方式信奉不渝。 在日本,可以感觉到日本人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严谨,自律,且有着日本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长期以来,他们觉得应该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且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民族主义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在日本,我们只能用眼睛观察到表象然后发挥想象力寻找表象与其背后意义的联系。我们所观察到他们生活中很小的一面,他们会穿上传统的和服,踏上木屐,走在最现代喧闹的京都四条上。从不穿旗袍出门的我们也许很难理解,但我想这也许也是是一种爱国感情,一种民族的自尊和自豪。
民族主义的另一个特征是,民族主义让社会的次级单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了生存,就必须致力于创造及维系自己的民族。在日本,观察着人们的表情,能感到日本人活得很累,很感慨人不过只是要维持这么一个微小的生命的存续,需要那么辛苦。放大来看,当一个群体形成民族时,虽然他们需要考虑自己的生存,但此时他们更多的关注他所处民族的利益,他们所做的也仅仅是要维持他们所属民族的存续。

2、民族主义的双重性
民族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有积极的一面,当民族全体的成员有共同的命运时,民族精神可以激起克服艰难困苦的力量,在失败之后甚至可能形成比成功之后更坚韧的民族性格,使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成功。东北亚三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已经开始将民族主义的张扬和殖民主义的历史联系起来思考、并逐渐出现反民族主义走向全球化的欧洲各国,可以感觉到,中日韩三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仍处于比较高的状态。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觉醒,带领日本和韩国走过困难的经济危机。日韩曾借举办奥运凝聚了民族的感情,刺激民族主义情绪,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各产生九年的繁荣“盛世”,不能否定其中民族主义有其积极的作用。中国现在正筹办奥运,中国人因奥运会的举办而产生一种民族凝聚,一种自豪,一种要努力将中国人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的强烈的团结意识,这也许也可以称为是一种人工的良性的民族主义的创造。
但我们无法否认民族主义的危险性,一幕幕的历史画面不断提醒我们——民族主义是一个危险的意识形态,它很容易被政客操作,很容易走向极端。上文所提及的两点民族的自尊和维系民族的精神都容易走向极端。前者走向极端后可能变成一种自大,排斥,轻视,仇视他民族的危险情绪,后者走向极端就有可能变成一个民族为了寻求自身发展而不尊重他民族的意志和利益,最后可能不惜通过暴力手段以达到本民族的存续。历史证明民族主义可能会发展到极致,可能变成一种极端的民族优越主义,而强硬的民族主义可能引起不宽容、仇恨和暴力。二战中德意志民族的表现和日本历史上的侵略行为让我们无法否认民族主义有这一令人担忧的潜在特性。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特别是中日两国将彼此作为民族主义情绪宣泄对象对于东北亚来说十分危险。

三、民族主义和历史、地理的特殊结合

民族主义的高涨可能影响东北亚的安定,这不仅是民族主义自身属性中存在的危险,讨论造成东北亚矛盾的根源,或许我们应该考虑这样意识存在的物质基础。 要理解民族主义,除了需要考虑历史文化因素,可能也需要与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相联系。中日韩三国的地理很特殊,一个大国,一个半岛国家,一个岛国,其中,又因为半岛国家的分裂使其中的关系更加复杂。


(1)日本
从地理的角度来看,日本是一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即使日本风景优美,但多火山,多地震,自然资源匮乏,虽然日本民族表面上安居乐业,但他们的心理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安和恐惧。翻看历史,这样基于对自然地理生存环境不安的心理状态可能是造成日本对外侵略的根源。他们也许有创造大东亚共荣圈这看似伟大的野心和信仰,但这只是一种对民众的宣传和自我欺骗,在任何时期,民族主义都可能变成一种政治上的工具,在战争时期,这发展至极致的充满仇恨的民族主义的背后表达的是他们想要活下去的人的一种本能,是一个民族因生存环境局限而感到的悲哀。

(2)韩国
从体育比赛中韩国民族的疯狂和热情,从首尔街景看到的把韩国国旗当道路布置,我们能感觉他们没有忘记也不断的提醒自己不能忘记他们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身处半岛可能是韩国最大的悲哀。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韩国夹处在中国和日本两大国家之间,难以动弹。由于其地理环境的限制,他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两大近邻脱离不了关系。在古代,中国强大,日本相对弱小时,因中国没有想过要侵略日本,所以韩国暂时的免除了被当作跳板和战场的命运。但近代,强大的中国也变成了半殖民地。中国衰弱,日本强大,日本人不可能放弃韩国作为侵略中国跳板的地理优越性,无论是因为韩国本身的衰弱还是中国的衰弱,韩国再也没有办法避免殖民化的民族悲剧。
但我们需要注意,韩国不会一直是一个悲剧的角色。对韩国战争历史的认识,我们知道一个处于相对弱小的民族也是可能牵制周边大国的命运。而且,一个弱小的民族即使有历史上,地理上的局限,经过努力也是可能成为被别人承认和赞叹的民族。500朝鲜王朝末期时韩国衰弱到极点,无任何国力积累;1910年被日本占领后因殖民剥削而彻底陷入窘迫;二战结束后民族内部的韩国战争更是雪上加霜,1953年停战时韩国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但今天,不断创造经济奇迹的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在世界舞台上的优异表现为我们有目共睹。
是韩国的历史地理环境使他们产生了坚韧、自强的民族性格,而我认为这样为民族拼搏的精神也是一种民族主义。虽然民族的形成并不必然产生民族主义,但对他们来说,现在的他们似乎仍需要,所以仍刻意的加强民族主义情绪,但这很危险,当难以控制的民族主义过于高涨的时候,它必然向外宣泄,而目前韩国似乎也有向中国和日本宣泄的倾向,虽然现在这样的状况似乎不太严重,但它是一个不定时地炸弹,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对于韩国来说,高涨的民族情绪表面上没有大碍,但事实上可能影响与邻国的关系甚至印象全球化的脚步而限制发展;对于整个东北亚来说,这似乎让原本就紧张复杂的中日关系变得更加危险而让东北亚更加不安和动荡。
今天的韩国,不再是一个受人欺凌,处于被动地位的民族,从韩国战争的历史中,我们学到一个小国将可能牵动许多大国。在仁川登陆纪念馆,看到韩国战争中参战各国的一面面国旗,我震惊了。开始重新思考韩国这一我们一直不重视的半岛国家是否将成为影响东北亚形势的关键。

(3)中国
一路上,走了很多的博物馆。三个国家的博物馆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相似的东西,经常在不同的日韩博物馆里发现中国的文物,看着它们的心情是复杂的,所以这里暂不讨论它静静躺在不属于自己原有土地的原因。从这些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中日韩三国的关系的确频繁。从日韩博物馆中看到大量日韩古代文物是对中国器物的模仿,可以感到背后隐含了一种对中华文化的憧憬和对中华民族的崇敬。此时,我们也许又会产生另一种感情,一种我们也曾是泱泱大国的崇古之情。
有这样的感情是因为中国有一段坎坷的历史:从世界的中心逐渐成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虽建立了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却不得不因为与世界强国相异的社会体制而艰难孤独的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人能感到自己不再有过去的辉煌,而潜意识中希望寻回过去的辉煌,中国想要再次成为被他国所承认的大国,希望中国人能真正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在这一点,所有的中国人是相同的。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为了民族的振兴和发展,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这样愿意奉献自己使中华民族能够再度富强,再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集体意识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民族主义。
我认为,因为中国地理环境上的优势,所以中华民族原没有韩民族和日本民族的危机意识和排外意识,其民族主义也没有那么的强烈和危险。民族性和民族主义是不同的概念,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特质,民族性是需要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才能形成,在很长的时间内也不会改变,而民族主义具有弹性,易为人所操纵。中国也存在民族主义,且在现在的历史条件下,似乎还需要民族主义来激发民族奋起的情感。但就如上文中所提及的,民族主义非常危险,无论是对中国、日本还是韩国。
我们经常谴责日本无理,总是将中国视为假想的敌人,总是向群众宣传中国威胁论以制造中日民族关系的矛盾,这很危险,因为一旦日本人,特别是作为一个民族的日本人们,若整个群体的敌视中国,将非常危险且威胁整个东北亚的和平。但其实中国人们不也是经常举行反日游行,反对日货,以负面的角度报道日本,制造民族间的矛盾情绪。也许我们所说的都是言辞有据,也许我们所做的都有道理,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人跟日本一样将对方当作宣泄民族感情的对象,在这一点,即使日本人的确歪曲了历史,日本人的确对中国仍不怀好意,中国人自己也需要反省自己放任对日仇恨情绪增加的事实。

四、强加的民族主义

虽然民族主义有积极的意义,但其实是一个经常被提出质疑的概念,因为其隐含不安因素且与现代世界全球化潮流相悖。我想说,不同于欧洲,对于东北亚各国来说,因为其独特的历史和国情,民族主义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考虑的是应该如何将其引导向良性的方向。
我们都知道强硬的民族主义将引起不宽容,仇恨和暴力,所以在处理东北亚关系时各国政府都有责任控制民族主义不能任其往极端方向发展。在处理民族主义问题上,政治家应该有很大的责任。政治家更不能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操纵整个民族的感情。民族的形成既是有机的又是人工的。 有机体的隐喻就是民族带有植物性的特性,有根有叶,有脉搏有生命,一代又一代延续。我认为民族主义也由相似的特点。其实一个民族很难依靠其生物性发展状态,它需要人工加工的过程。神话、习惯、语言是原始因素,但它们只有通过传播和重复才起作用。军队、学校、媒体是向大众灌输民族意识、建设民族的主要的现代手段。 一旦有权利掌握这些传播工作的管理国家的人刻意的制造敌对的民族情绪,两国的关系将因为民众感情的敌对而陷入危险。现在中日关系的紧张状况与刻意的煽动和制造中日人民紧张的情绪的日本部分政治家有很大关系。
另外,三谷博教授的担忧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教授提出新一代日本人似乎已经刻意的忽略或淡忘战争曾带给他们祖辈的苦痛,但我觉得这不是他们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不过是受害者,中日青年的仇视,不理解和矛盾更多的是社会的责任。意识是灌输而非自然形成的,敌对的民族主义也是一种强加的意识。当我们在靖国神社边的战争博物馆看到一幕幕歪曲的历史,同时看到一个个天真的孩子在认真的阅读,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实。那一刻我开始真正的意识到解决讨论得沸沸扬扬的教科书问题背后的真正意义。
我们很容易发现那些无知的孩子和人们是受害者,但我们很难意识到我们自己也许也是被强加民族主义的受害者,因为当动手的是自己人的时候,他们非暴力的手段和温和的宣传方式会让我们会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仅仅产生类似于游行示威时候的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最近看到一本中日韩三国学者和教师共同编著的历史书,心想,这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只有还保有理性思考能力的聪明人,才会怀疑所处的世界,才会意识到外界强加的意志,才会想要客观的认识历史,才会想要看看所谓的真实。我们需要有一群人,他们冲破将自己长期封闭起来的社会,放弃固有的单向利己思维方式,寻找东北亚和平友好双赢的新格局。我想,当这样的聪明人变多的时候,在东北亚,仇视、敌对、误解将逐渐丧失存在的理由和空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scapef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