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爲海苔上課錄音的事情見了一面,
覺得每次跟他說過話后,即使不多,也會讓我想要好好讀書的衝動,不是其他的書,是法律,特別是民法。
好事吧,也許。

“臺灣是民法的聖殿”他的導師給臺灣民法的評價
是的,我沒有懷疑過這點,所以才下如此決定,好吧,就這樣。

其實今天更重要的事情是,在人生規劃上,又覺得有了動搖
之前一直想要讀經雙,然後考復旦的囯貿研究生,從此告別黑暗的司法世界,走囘經濟這條我一直想選擇的路

但他說了一句“讀經雙真的會學得很精嗎?你能考的過那些學了四年經濟的嗎?”
那好吧,假設我想選擇法律這條路,那我要讀經雙嗎?
“看你時間吧,如果你覺得時間多的話”
如果選擇法律,那麽多書要看怎麽可能時間多
“對啊,臺灣讀法律的學生哪有時閒讀什麽輔修,人家說你有問題……”
他說他選了日語,非常忙。

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麽看待大陸的司法世界,我不知道以後沒有律師證書如何就業,我不知道北大的這種法學教育以後要如何就業,我不知道怎麽看待老師的講課……

我今天稍微比較了解爲什麽他要到大陸來,因爲他分析了爲什麽要到大陸讀法律

“的確會有很多人問,你爲什麽讀法律,而且是到大陸讀”

我自己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爲我也不知道我讀法律的前途如何,

所以我不知道如何規劃我的下一步

大陸的司法這麽環亂,我覺得很黑暗,

他說就是因爲雜很亂,所以被人沒辦法在一時間弄清楚,可是你讀了四年,你懂,所以你就有優勢

我想他的意思是,相對于臺灣那種有能力的律師們,他們沒辦法一時弄懂所有的法律,所以如果我從現在開始培養自己的能力,對大陸的法律弄得很清楚,與臺灣的律師有相同的能力,那就算在這裡沒有律師執照也可以做法務,只要能幫客戶真正解決問題也不用擔心pay

一切都決定在能力。

pay是比較現實的問題,今天校辯論的題目是“愛一行干一行還是干一行愛一行”

我真的喜歡法律嗎?我真的適合讀經濟嗎?法律與經濟的選擇

雖然讀經雙表面上是可以兼得兩者,但其實你可能什麽都得不到,除了兩張學位證書
當然,那那張證書也許表面上有很高的含金量,表面上,畢業后拿著法律的學位證書跟司法考試的證書或許再加上雙學位證書你真的能處理作爲一個律師能夠勝任的工作嗎?

我想,以北大的這種學理型的傳統很難,至少目前我們都是這種學法。

既然我也不喜歡學理型的經濟,而且考研的風險與壓力如此大,是否就專注于選擇了我的法律。

老實說我不討厭法律,我怕的是我不具備作爲一個司法工作者的能力

但既然選擇經濟的風險這麽大,而且對我來説選擇經濟基本上就是放棄法律

那我讀了四年的法律是否還有意義?不如把法律學好,或許在這個過程我能真正的愛上它,

其實我知道經濟並不是我想要的經濟實務,也許經雙是經濟理論,但經碩應該就是我想要的實用性的理論學習和實踐。

我想,我也許會改變我原來的想法,

再想一想,雖然兩條路都很艱辛,但,既然我已經走上了其中一條,我也許就不應該走囘頭路。

更況,法律也是一條很有挑戰性,很有潛力的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scapef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