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他們之前不重視會員的行爲,發出以下感慨

同學是最好的宣傳媒介,我們要通過同學創造輿論宣傳我們的協會。
如何創造輿論,即要舉辦有協會特色的活動
本協會的宗旨—兩岸文化交流,我們希望的是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兩岸的交流,讓更多大陸同學的人瞭解臺灣,讓更多的臺灣同學瞭解大陸。
我們可以創造我們協會的特色,台研走政治路線,我們走文化路線,而文化的範圍更廣,經濟,法律,地理,宗教,人文,小吃,電影,文學……從這點看,我們的潛力無窮。
我們更應該重視的是日常的活動。
去臺灣僅能提供部分同學去切身瞭解臺灣的機會,我們可以把它當作吸引會員和本會的傳統以打造知名度,但應該把重點放在日常的能讓同學不到臺灣,也可以瞭解到臺灣的活動。
若像上學期沒有使會員從份參與,可能會有負面的宣傳,我們應該正視這一點。的確,我們有提供去臺灣的機會,可是不是每一個都去了,或者說每個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情,我想作為會員,不能去還是情理之中,但不知道就是我們應該檢討的地方。
在會員的聯絡上,的確不需要會長或副會長親自去打電話,建議發揮內聯會員的作用,讓小白找幾個幫手,分工一下,一個人不需要打幾個電話,發郵件的確是比較現代化的方法,但我認為打電話給會員,會員更會有受到重視的感覺,我們可以把兩者結合起來,打電話的過程也是增加會員內部交流的機會,我想這也是報名內聯部的同學想要的東西。儅他們參與了,就會覺得他們是屬於這個協會的,也會覺得協會給了他們想要的什麽,然後他們就會主動的宣傳,這也同時打響了社團的知名度。
協會的內容是最重要的,而形式只能作爲補充,充實協會的內容是我們各部需要思考與努力的方向。
共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scapef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